Chapter19
作品:《北城过风雪(高干1v1)》 ……
彼时的2002年,我国刚正式加入WTO不久,社会风貌一派欣欣向荣,对外贸易如春潮般快速增长。一部《流星花园》台偶剧在2001年横空出世,瞬间风靡亚洲,其主题曲席卷钱柜点唱机的榜首,笼络了万千少女芳心。校园论坛里吵得轰轰烈烈的帖子,标题仍是那个经久不衰的辩题:花泽类和道明寺,到底谁更好?
周杰伦也在这一年崭露峥嵘。三月的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上,他一人独揽四项大奖,彼时的这位台湾新宠,专辑火遍宝岛大街小巷。镜头前的周杰伦面容尚存青涩,一口标准的台湾腔,站在并不算宏大的舞台上,可万千歌迷却透过他那双眼睛,只窥见了一个未来的,跨时代的天王巨星。
这是一个一切都在破土而出的年代。
彼时真正称得上街知巷闻,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一句的,莫过于:“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……”
那是朝气蓬勃的2002年,那是她遇到周时锡的第一年。
转眼又已是七月,北京城仍在盛夏,可枝桠上的绿叶已有几片褪色成了厚重的昏黄色。
下过雨后的青色小道冒出青苔,路面残存一洼洼明镜似的积水,将下午时分的那份灼热冲刷殆尽,傍晚天的乌云灰沉沉,衬得黄昏像块发霉橘皮。
许绫再一次见到周时锡,是一周后的那通来电,那时她正咬着笔帽对那本《理解媒介》做批注,为下一场面试做充分准备。书下压着一份报纸,标题是一则商业新闻,许绫略带嘲讽的想:这笔收购的金额,不过是许朝仪去年慈善捐款的零头。
客厅音响里孙燕姿歌声清亮地唱着:“不同于任何意义你就是绿光,如此的唯一……”
手机骤然冒出的铃声震得她字迹都歪斜,周时锡说来酒吧街偷师学艺,许绫盛情难却,决定加入‘为非作歹’一族,他们约在西城挺有名的一酒吧,叫meet,遇见。
名字浪漫脱俗到,连带他们公事公办的邀约,都缠上几分暧昧。
当许绫掠过层层酒雾进来时,驻场歌手正热泪盈眶地唱《反方向的钟》,情感真挚到一行群众都入迷跟唱,她被挤得险些踉跄摔地,限量款小高跟的细跟在摇摇欲坠。紫、蓝、红,三种色调相融,将她穿着一字肩墨绿鱼尾裙的身影罩得朦胧,似梦似幻,难分虚实。
周时锡坐在角落处的隐蔽卡座,从他落座至今不过一小时,搭讪被拒的嫩模能组一只足球队,他一一回绝。寻欢作乐的地不讲究家世地位,他失去显赫身份的震慑,围绕在旁的人多是本能的对他容颜垂涎。
酒精将他神经浸得酥麻,灯红酒绿下人自觉的放松,总不会太紧绷,至少在这他能少听些恭维官话,寻常姑娘倒比世家小姐胆大,非但不摆谱,还敢邀他喝酒?周时锡低眼举杯,当冰凉酒液滑过喉咙,他正透过玻璃杯观赏灯光下七彩的她。
许绫待到最后一位嫩模都悻悻离去,方才姗姗来迟。
酒色多靡丽,多纯白都被揉入夜里,可他轮廓竟依旧分明,冷峻。那双眼勾人地笑,望人时笑得薄幸。
周时锡面前放了两杯长岛冰茶和一整瓶罗曼尼康帝,剔透的冰浮在杯壁,他散漫地抬眼,指尖一顿,眼底薄凉在见到许绫那瞬全数消散。
他勾勾唇,酒往喉咙里咽,比起上次在包厢的旗袍装束,她今夜显然更艳几分。亮如白雪的肌肤套在一袭墨绿,贴合得像从身上凭空长出,她像一枝洁白的紫罗兰,被束在竹青色的窄口花瓶,倾力地探头呼吸。
一字肩将锁骨勾得分明,扫过她如玉光滑的脖颈,那团圆润乳肉贴在一层轻薄衣料,两颗诱人的圆点并无遮拦,几欲呼之欲出。
她没穿内衣。
聪明谨慎如许绫,会忘这茬?

